第146章 宫廷风波14(2 / 3)

然从门边传来。这声音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宁静的氛围,瞬间将大家的思绪从幻想中硬生生地拽回了现实。所有人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向门口,只见一位发须皆已花白的老者正静静地伫立在那里。

这位老者名叫徐长青,他面带微笑,眼神温和而睿智。尽管年事已高,但他的身姿依然挺拔如松,透露出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沉稳气质。

看到众人投来的目光,徐长青连忙微微躬身,略带歉意地说道:“老夫徐长青,今日恰巧路过此地,听闻诸位在此高谈阔论,一时兴起便驻足倾听了一番。多有叨扰之处,还望各位海涵。”,说罢,他双手抱拳,向众人拱手行了一礼。

人的名树的影,只要提起便能让人知晓其存在与轮廓。若要论及这宛京城中谁人声名最为响亮,那定然不会是当今圣上姜立地,而是被誉为宛唐第一大儒的徐长青!

此名一出,在场众人闻之皆面色一震,瞬间便明白了眼前之人究竟是谁,紧接着纷纷赶忙施礼,动作整齐划一,态度恭敬有加。与此同时,她们心中亦是明了,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儒必定是自己等人此次学习的师长之一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!

只见妘姝面露紧张之色,匆匆上前一步,欠身施了一礼后,轻声说道:“小女子妘姝拜见先生,适才言语多有不当之处,还望先生海涵宽恕。”,她的声音微微发颤,显然对自己之前的失言颇感惶恐不安。

徐长青则是爽朗一笑,摆了摆手示意无妨,而后目光落在妘姝身上,缓声道:“哈哈,原来你便是那位提议建设女子学院之人呐,老夫可是对你的大名早有耳闻啊!实不相瞒,老夫曾经仔细研读了你所呈交的那份策划书,但方才听你所言,其中似有不少内容并未被纳入到策划书中去,不知这其中究竟是何缘故呀?”

面对徐长青的询问,妘姝脸上泛起一抹羞涩的红晕,略带窘迫地笑了笑,解释道:“那些都是我与家姐后续思考所得出的想法,只是鉴于当前诸多事宜尚未妥善处理完毕,我们又怎敢好高骛远呢?所以暂且将这些构想当作是完成第一步计划之后的长远规划,故而未曾写入策划书中,想来先生不知也是情有可原的。”

徐长青面带微笑地注视着眼前的女子,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,他不住地点头,赞道:“不错,不错。”,话音刚落,只见他潇洒地转过身去,迈着轻盈而稳健的步伐朝着来时的道路渐行渐远。

然而,当他即将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时,却忽然停下脚步,回头抛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:“在此提醒诸位,自古以来,向来都是学生等待先生,可从未有过先生等候学生之事啊。”

那一众女人们起初尚沉浸在徐长青之前所言所语带来的思索当中,尚未完全领悟其中深意。此刻骤然听闻这句突如其来的警示之词,瞬间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。她们面面相觑,眼神交汇之间仿佛传递着某种默契,紧接着便纷纷如同离弦之箭一般,朝着不远处的读书院子飞奔而去。

刹那间,原本端庄娴雅、注重仪态的淑女们全然不顾形象,争先恐后地奔跑起来,那场面真是好不热闹!若是平日里负责教导礼仪规范的秦姑姑此时在场目睹此景,恐怕也只能无奈地连连摇头,暗自叹息这些女子竟如此失态。

在过去的五日里,尽管众人无法踏出此地,但她们依然凭借着各自的聪明才智和积极主动,早早地将上课的具体地点探查得一清二楚——原来授课之地就在距离此处约三百米之外的一座幽静小院里。

且说妘姝,她在超越徐长青之后没多久,心中的激动与兴奋之情便逐渐平复下来。待头脑恢复冷静之时,她不禁暗自思忖:自己刚才为何要跑得那般急切呢?既然他已然言明只有学生等老师的道理,那么实际上只要自己能够赶在他之前抵达教室,哪怕仅仅只是提前一秒钟,那也算作是先到之人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