审美疲劳?
李承乾应该不会答应吧?
难搞!
这对父子相似的地方还挺多,没想到都看中检阅士卒,而且时间也没间隔多久。
沉默片刻。
杜荷拱手问道:“陛下,您想搞多大的规模?”
如果只是几千人的检阅队伍,完全可以放在太极宫前举行,那条宽3里的宽敞大道,检阅万人的队伍都没问题。
只要百姓不知道此事,对李承乾的影响也不大。
李世民微笑道:“30万如何?”
多少?
又是30万?
好家伙!这对父子用同样一个脑子是吧?
杜荷低声应道:“陛下,此事事关重大,您要不要跟太子殿下和百官商议?”
“毕竟雍州只有14万士卒,剩余的16万士卒,还得调遣160个折冲府的府兵,影响重大啊!”
没有战事的时候,士卒都回归家乡务农,他们平日训练受各地折冲府管辖。
大唐的折冲府,上府有士卒1200人,中府有士卒1000人,下府有士卒800人。
想调遣16万人,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。
李世民故意板着脸说道:“杜荷,朕乃一国之君,难道连这个决定也不能做?”
杜荷微微拱手应道:“陛下,您老人家肯定能决定,不过您乃是体恤民情,广纳言路的圣明之君,如此大事,您老肯定会听从太子和百官的建议。”
呵呵!
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这混小子还挺会说话。
李世民笑骂道:“你这混小子油嘴滑舌,怪不得能轻而易举把这帮宗亲赶回封地。”
“不过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,调遣16万大军确实比较麻烦。”
很显然,长安城内发生的大小事情,李世民都掌握在手。
过了一会。
李世民叹气道:“哎!朕想着趁现在还能站立,如果能检阅数十万威武之师,此生亦无憾啊!”
说的这么悲壮?
怎么一副随时驾鹤西去的样子?
杜荷的眉头微微一动,他试探着问道:“陛下,臣有一个想法,不知当说不当说。”
“说吧。”李世民挥了挥手。
这小子还跟他装矜持。
也不知道杜荷会说出什么惊世骇俗之言。
李世民端起案几上煮开放冷的水,喝了一小口润喉。
就在这时。
杜荷出声道:“陛下,您如今修道有成,也开始不理世俗之事,不如举办一场盛大的检阅士卒的活动,检阅完后,您趁机宣布退位?”
噗嗤~
李世民嘴里的茶汤全都喷了出来。
而侍奉在大殿内的一众侍从和宫女,他们同样低下头,吓的身子都在微微颤抖。
不愧是一身是胆的韩国公!
什么话都敢说啊!
大殿内原本祥和的气氛,这时候也涌现出一丝淡淡的杀气。
过了数十息。
李世民笑骂道:“杜荷,你跟李承乾那个逆子,是不是在后背谋划坏事?”
穿越杜荷,开局李承乾谋反